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

你「生病」了嗎? 看過醫生後,有些病你自己就能治好

有些病必須看醫生,有些並不吃藥就會好因為這些病只是身體自我調節的現象,只要由醫生診斷確定是哪一類型的疾病後,你可以運用身體的自癒力來治好自己。


看病很方便,吃藥花不了多少錢,所以生病吃藥很正常


身體不舒服時,你會怎麼做?根據主計處的調查,有六成六的民眾會去看醫生,近兩成的民眾說會多休息,而一成多的人則是選擇買成藥。

全民健保實行到現在剛屆滿18年,不少人認為,健保影響了台灣人的就醫習慣,幾乎大小病痛都往大醫院跑,如果拿藥回家一兩天還「吃不好」,還會再跑另一家醫院,甚至是一家看過一家。

不過,生病一定要看醫生、打針或吃藥,早就根深蒂固在我們的腦袋瓜裡。古早時候,若是有感冒、咳嗽、發燒,只要喝點阿嬤的秘方,熱出一身汗、大睡一場,馬上又生龍活虎的。等到西醫成為主流醫學後,阿嬤的祕方慢慢退休,取而代之的就是看醫生、吃藥。

疾病有三種  別急著看醫生、吃藥

但是,岡本裕卻說「能不看醫生就不要看醫生!」一個接受西方醫學教育、臨床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,會發表如此驚世之語,因為他遇過非常多,吃了藥仍然病情不見好轉的病例,反而在停藥、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後,逐漸康復,遠離不適的症狀。

但這也不是叫大家以後都不用看醫生,或是認定吃藥都是不好的,岡本裕強調的是,有很多病,特別是慢性病,大家都太早看醫生、過度用藥,反而忽略了錯誤的生活及飲食習慣,還有壓力才是真正的病源。

岡本裕說,其實有些病就算不看醫生也會痊癒,而有些病就算看了醫生,也不會痊癒,所以,他把所有的疾病分為三種類型:
  1. 看不看醫生都會痊癒。
  2. 看了醫生才會痊癒,不看醫生就無法痊癒。
  3. 看不看醫生都不會痊癒。
那些病吃藥不會斷根  不看醫生也會好?

你知道所有上醫院看醫生的疾病中,哪一類的比例最多嗎?岡本裕在《90%的病自己會好》書中提到,他看診的病患裡,有95%是屬於第一類疾病,而且不論是在大醫院服務的醫師,或是自己開業的醫生都是如此。

但事實上,第一類的疾病──看不看醫生都會好的病──並不會對性命造成立即威脅,這些疾病包括了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過敏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憂鬱、失眠等,醫師開的藥多半也只能幫助暫時解除症狀,卻治不好病根,其中有些慢性病要長期服藥,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也會很可觀。

岡本裕曾遇到一個63歲的高血壓患者,是一位木匠師傅,他只要一吃醫生開給他的降血壓藥,就會變得昏昏沉沉、全身無力,也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,根本無法工作。於是他瞞著醫生偷偷停藥,只要不吃藥精神狀態馬上就恢復正常,但血壓就一直維持在收縮壓168mm/Hg,舒張壓98mm/Hg,這樣高血壓的狀態讓他也很擔心,於是找上岡本裕求助。

岡本裕徹底檢查過他的身體狀態和病史後發現,其實這位病患的高血壓有家族遺傳,包括父母及5個兄長全部都有高血壓,但他的父母都健康的活動九十幾歲高齡才過世,哥哥們也全都健在,且都能自理生活。岡本裕向他解釋,精神恢復了就是最好的證明,因此可以暫時不吃藥,只要持續觀察血壓有沒有不穩定的狀況就可以了。

健康檢查提高標準  於是大家都有病

但是,不吃藥、靠自己就能痊癒的第一類疾病,卻往往佔據大部分的醫療時間,而且現代醫藥環境,也不斷「創造」第一類疾病,像是高血壓的基準值,收縮壓從140mmHg調降到130mmHg,舒張壓從90mmHg調降到80mmHg,糖尿病的血糖值標準也從140mg/dl修改為126mg/dl,醫藥界認為,調整基準值是為了提早發現及治療,不過從岡本裕的許多臨床個案可見,這些所謂應該及早治療的病患,不透過吃藥,改用修正生活習慣等方法來提升自癒力,效果更好,而且不需擔心長期的不良影響。

這些第一類疾病因為只要善用身體的自癒力即可改善,因此屬於「未病」,但若是沒有妥善處理,仍有可能會演變為致命的重症,因為當出現症狀時,看醫生仍是必要的做法,讓醫生診斷確定是什麼病及嚴重程度,若是仍處於「未病」的狀態,再來考慮岡本裕的建議,先不急著吃藥,讓人體的自癒力發揮功能。

「病狀」不是生病  而是身體在反抗病菌?

雖然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醫生主張,讓自癒力使身體恢復健康,但已經習慣用藥物來治病的人仍會懷疑:身體不舒服,真的不用吃藥嗎?

其實許多不舒服的感覺,是身體面對外來細菌、病毒或過多壓力的反應,要耐心給身體一些準備時間,才能對抗入侵者。《慢性病真的自己會好》書中也點破現代人的迷思,人體的組織、運作都有其必須存在的意義,因此大家感受到的「症狀」不等於「病」,而可能是身體在面對外來物時,自行調節、進行修復的工作。

常見病狀1:咳嗽
Q 咳嗽一定是感冒了?
有污染物或細菌刺激的咽喉、氣管就會咳嗽,不一定是感冒了,急著吃止咳藥不如先       打掃環境。
   
「咳‧‧‧‧‧‧咳咳‧‧‧」很多人一聽到咳嗽,第一個反應就是「感冒了!」其實咳嗽是一種防衛性的反射性動作,我們每天吸入的空氣中,含有大量汙染物或細菌,這些有害物質刺激到我們的咽喉、氣管、支氣管,或是造成感染時,身體的防衛體系會透過咳嗽將汙染物排出體外。

咳嗽有時也是一個警訊,若持續「酷酷嫂」,就要考慮環境及身體狀況,因感冒引發的咳嗽,通常不會超過兩周,若是已經咳了三周以上,或是伴有高燒不退、呼吸急促、胸悶、咳血等症狀,又或是原本已經好轉又突然變嚴重時,就要趕快就醫找出咳嗽的真正原因,不要再一味的吃止咳藥,免得延誤病情。

像是資深藝人文英阿姨,在得知罹患肺癌之前,已經咳了很久,一直誤以為自己是得了嚴重的感冒,直到覺得胸口悶痛了才去醫院檢查,沒想到就已經是肺癌第三期,隔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過世,資深藝人又殞落了一位。

會讓人咳不停的環境因素,最常見的就是長期吸菸或是身在二手菸的環境裡,嚴重影響肺臟功能,另外則是空氣不流通、溫溼度異常,空調濾網不乾淨等,都會讓人咳嗽,可以多喝溫開水、打掃環境及除溼,減少塵蹣及微生物的影響。

常見病狀2:拉肚子
Q拉肚子要趕快吃藥止瀉,不然很容易脫水?
A拉肚子多半是在清除身體裡累積的毒素,也在提醒你腸道該休息了,只要放鬆心情、     少吃點就會痊癒。

拉肚子症狀近年來有個新名字,叫做「腸道激躁症」,簡稱為腸躁症,患者可能長期拉肚子或便秘,也可能兩者交替出現,還有的病人總是覺得肚子脹脹的,要排便後才會舒緩,所以有腸躁症的人常常在找洗手間。

因為有相似症狀的人愈來愈多,但又還檢查不出原因,只有統計出這種症狀多半發生在壓力大、自我要求完美或容易情緒緊張的人身上,因此出現腸道「激躁」這種名稱,好像腸道也有情緒,會發脾氣,嚴重時也會影響生活及工作。

演藝工作的壓力就讓許多藝人有腸躁症問題,像是歌手蕭敬騰只要遇到演唱會,上台前就會狂跑廁所,而主持人曾國城因為接連主持好幾個外景及美食節目,工作壓力加上飲食不正常,也被腸躁症纏身了10年之久,曾有過一天拉肚子6次的紀錄。

其實拉肚子多半是為了排出累積在體內的毒素,可當作是身體在大掃除,也是在提醒自己,腸道已經過勞了,請放過他們,讓他們回復到輕鬆的狀態下發揮功能。而從自癒力的角度來看腸躁症,應是身體無法維持平衡功能,自律神經失調、不良反應在腸道上,也是身體透過腹瀉及便秘在訴苦,趕快放鬆情緒、減低壓力。

常見病狀3:發燒
Q發燒要趕快退燒,不然會燒壞腦子!
A發燒是身體在對抗病菌,只要不超過41度、呼吸正常,就不用急著吃退燒藥,讓身體       自然發揮「消毒」功能。

「燒這麼高會不會燒壞腦子呀?」只要小孩一發燒,父母就擔心,若是溫度逼近39~40度,或是兩、三天都不退燒,更是害怕會不會損傷智力。

其實發燒是身體在發揮功能對抗外來壓力,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說明,發燒的同時,白血球的吞噬能力會變強,免疫力也會提高,可見發燒是體內在燃燒廢物的一種狀態。日本目黑身體均整院院長世古口裕司也提到,多數的病毒或細菌都怕熱,放在40度的環境下兩、三天左右就會滅絕,甚至是癌細胞、結核菌、愛滋病毒等病菌都怕高溫,如果燒得不夠高、不夠久,「消毒」的效果還不夠呢!

人體會在必要時啟動發燒功能,因為身體想要快點殺死病菌、恢復健康的體內環境,因此,當發燒時不用急著降溫、使用退燒藥,應給身體一些時間發揮作用,包括小孩子發燒也是如此。小孩的恆常機能比大人還要好,他們的身體很自然地就會知道保護身體的優先順序,世古口裕司認為,小孩子要變得更強健,其實必須經過多次的發燒,但緊張的大人太早幫小孩降溫,不讓他們透過發燒增強抵抗力,而現代孩子都變得虛弱、容易生病,反而是濫用藥物造成的。

面對孩子發燒,父母應該要分階段照護,除非是腦炎、腦膜炎等直接影響腦部的疾病,否則發燒並不會造成腦部傷害。世古口裕司建議,發燒到40~41度時,只要呼吸狀態正常,約三、四天可不用過度處置,若燒到42度且持續三天以上,同時伴隨呼吸異常,就有0.1%的機率是特殊腦膜炎。

基本上,人體透過發燒,可以獲得新的免疫力,尤其是遇到細菌或病毒變種,淋巴球就得重新學習對抗新病菌的能力。而學習過程通常就是快速發燒,快速痊癒,這也就是身體再慢慢增加自癒能力。

病狀是身體在警告  吃藥會讓身體變遲鈍

世古口裕司說明,人體處處充滿自我修復的機制,例如疼痛,就是因為身體已經負荷不了,而我們仍強行使用,身體才會用疼痛感讓我們知道已經到極限,就應該讓身體休息一下,藉由疼痛的機會休息的話,身體的復原力還會比平常時候更強,因為這時身體細胞會更專注在修復工作。若是此時吃止痛藥,等於是破壞身體的警報器,讓身體變遲鈍。

岡本裕也再三耳提面命,改變想法、改變壓力生活,是提升自癒力最重要的關鍵,從許多癌症病患的實際案例也可見,用「勉強及格」的態度過生活,知道何時說「不」的患者,往往健康狀況更好。


文章轉載自:優HEALTH-驚人自癒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御醫小語:歡迎大家在此發表您對此文章的想法跟問題喔!